如果有人问,你记忆中的北京是什么样子的?大概北京城各个区县的人民都会说出不一样的记忆:或许是东华门外热闹的小吃街、或许是天桥里随处可见的杂耍艺人、或许是大爷大妈跳的交谊舞迪斯科、或许是糖葫芦的吆喝声、又或许是和公共汽车并排跑着的马车……
这是通州人记忆中最热闹的时刻,在没有电视机的年代,小车会,是通州人最爱的场面。即便如此,由于特殊时期,小车会也曾消失。可通州人凭借着对小车会的热爱,让它再一次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里。繁华——没落——再闪耀,小车会的变迁,和通州的变化亦是息息相关。通州,是北京城的东大门,是京杭大运河的北起点。据《南亭四话》记载,乾隆皇帝南巡时,出了只有“南北通州”这四个字组成的上联:“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以张家湾为代表的漕运重镇,曾经无比繁华。到了现代,中心城区快速发展,通州开始变得边缘化,许多“城里人”对于通州的印象就是“村儿”。2016年初,随着通州被定为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又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今天的通州,不仅传承了往日的风采,更云集了诸多高科技产业。2019年,在运河商务区、张家湾设计小镇,一大批高精尖企业和项目落地,其中106家企业已入驻张家湾设计小镇。或许,我们记忆中北京的样子确实改变了,但我们记忆中北京的精神却没有消失。那些随着非遗文化传承下来的北京,正在用尽全力沐浴阳光,讲述着一代又一代的北京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