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病菌是什么症状
时间:2024-12-12 02:07:52
答案

超级病菌 2010年 研 究者发现携有一个特殊基因的数种细菌具有超级抗药性,可使获得超级抗药性的基因名为NDM-1。感染病例加拿大的学者发现对所有抗生素具有极强抗药性的超级病菌,现在至少有两人被感染。这种新发现的超级病菌被定名为B型内硫胺酶,该病菌生存于大肠杆菌中,是造成尿道感染的主因;该病菌容易复制,并且能转移到其他病菌上。据报道,加拿大已发生两人被感染,他们均有去南亚旅行或在印度接受整容的历史。经过多种抗生素综合治疗,二人已经治愈,但没有人知道是否会复发。目前全球已有170人被感染,主要病例在印度和英国,在欧洲其他国家和美国也有病例。据报道,超级病菌很有可能在全球蔓延。[9]我国检出3例超级细菌病例 其中1人因肺癌死亡中国之声刚刚收到的消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今天(26日)刚刚通报三起感染超级耐药致病细菌病例。国际上报道发现携带携带DNM-1耐药基因细菌后,卫生部立即组织有关疾病预防控制和临床机构,开展了该耐药菌的调查和检测。近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的实验室在对既往收集保存的菌株进行DNM-1耐药基因检测。共检出三株DNM-1基因阳性细菌。其中,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检出的2株细菌为屎肠球菌,由宁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送检,菌株分离自该区某医院的两名新生儿粪便标本;另一株由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室检出,另一株为鲍曼不动杆菌宁夏两个病例分别为3月8日与3月11日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某县级医院出生的婴儿,均为低体重儿。两名患儿均于出生后2-3日出现腹泻和呼吸道感染症状,其中一名患儿还伴有缺氧表现,随即由产科病房转入儿科病房治疗,分别在住院治疗9天和14天后痊愈出院。经随访,目前两患儿健康状况良好。钟南山称有专家认为中国可能成超级细菌重灾区最早在印度等南亚国家出现的耐药性“超级细菌”,目前全球已有200余人被感染。 。“超级细菌”是革兰氏阴性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杆菌或不动杆菌里含有一些酶的基因。大多数抗生素对这种所谓“超级细菌”没有效果。这种细菌的来源常常都是由于人们太多使用抗生素,特别是一般的感冒或流感。另一原因是用得(抗生素)不合适,这些细菌常是用比较高级的抗生素产生的。 现在有一种叫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目前还有一两种药对它有效。假如人们一直不注意,老是滥用抗生素,迟早会产生对革兰氏阳性杆菌的超级耐药菌。耐药菌是需要全球关注的问题。中国医疗上,大医院用药比例为30%至50%,其中用抗生素的费用所占比例近一半。目前,相当多的一般感冒、流感及病毒感染,医生常规开出抗生素的现象相当普遍。另外,农业、渔业大量使用抗生素也会造成超级耐药菌的发展。有调查显示,中国是世界上滥用抗生素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由于滥用抗生素,在中国,细菌整体的耐药率要远远高于欧美国家; 真正需要使用抗生素的病人人数不到20%,80%以上属于滥用抗生素。一些专家甚至认为,一旦真正意义上的“超级细菌”爆发,中国将有可能成为“超级细菌”的重灾区传播方式(1)经血传播:如输入全血、血浆、血清或其它血制品,通过血源性注射传播;(2)胎源性传播:如孕妇带毒者通过产道对新生儿垂直传播;(3)医源性传播:如医疗器械被乙肝病毒污染后消毒不彻底或处理不当,可引起传播;用1个注射器对几个人预防注射时亦是医源性传播的途径之一;血液透析患者常是乙型肝炎传播的对象;(4)性接触传播:近年国外报道对性滥交、同性恋和异性恋的观察肯定证实;(5)昆虫叮咬传播:在热带、亚热带的蚊虫以及各种吸血昆虫,可能对病毒传播起一定作用;(6)生活密切接触传播:与病毒携带者长期密切接触,唾液、尿液、血液、胆汁及乳汁,均可污染器具、物品,经破损皮肤、粘膜而传播。产生的主要原因基因突变是产生此类细菌的根本原因。抗生素的滥用则是这类细菌今日如此盛行的 !由于人类滥用抗生素,使得原平衡中的优势种被淘汰,而这种“抗生素”的细菌则树立成长的成为了优势种,取得了生存斗争的优势地位,从而得以大量繁衍、传播。综上,基因突变是产生此类细菌的根本原因,抗生素的滥用对微生物进行了定向选择,导致了超级细菌的盛行。中国防范措施中国卫生部门正在严密防控最近在一些国家致多人感染的携带NDM—1基因的“超级细菌”,全力避免中国成为重灾区。中国卫生部有关负责人说,针对“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入侵和扩散问题,卫生部作出了具体安排部署并已经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中国卫生部要求所有医疗机构按照规定,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正确、合理地实施抗菌药物给药方案,避免抗菌药物不当使用导致细菌耐药的发生。卫生行政部门正在切实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加大对医疗机构贯彻落实有关规定的监督检查力度,并要求成立临床合理用药质量控制中心,充分发挥质控中心在推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工作中的作用。中国卫生部表示,医疗机构正在加强对免疫力低下或危重患者,特别是有相关流行病学史患者进行致病微生物检测和细菌耐药监测,及时采集标本,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卫生部细菌耐药监测网的网络医院正在进一步强化致病微生物检测和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对于“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阳性的检测结果,必须在12小时内向卫生部细菌耐药监测网报告。 卫生部已要求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加强本辖区细菌耐药监测工作,组建省级细菌耐药监测网,及时与卫生部细菌耐药监测网交换监测信息,实现数据共享;在重点城市遴选重点医院作为监测点,配备必要的检测和分析设备,快速出具检测结果,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有关方面正在强化医院感染管理责任制,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有关技术操作规范,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严格实施隔离措施、切实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等手段,预防和控制耐药细菌的传播。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肖永红说,“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引发的是感染性疾病,可以使免疫力低下或者危重患者在一定条件下致病,但它并非传染病,一般不会引起正常健康人群发病,特别是不会像非典、甲流等传染病那样在人群间传播,公众不必恐慌。中国卫生部于2005年成立“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与“抗菌药物应用监测网”,目的在于掌握中国抗菌药物应用与细菌耐药状况,制定相应管理措施,为临床抗菌药物选择提供技术支持。截至目前,全国各地已有约150家医院加入了细菌耐药监测网。滥用抗生素被国际医学界视为致使耐药性“超级细菌”出现的罪魁祸首。 中国是世界上滥用抗生素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细菌整体耐药率远远高于发达国家。 根据肖永红等人的调查研究,中国真正需要使用抗生素的病人数量仅约占20%;中国的抗生素原料人均年消费量是美国的10倍。截至目前,携带NDM—1基因的“超级细菌”致病报告绝大多数在南亚地区,另外在英国、荷兰、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瑞典、日本等国也已出现。目前世卫组织对该“超级细菌”的情况掌握不多,正在做进一步的研究。世界卫生组织日前警告说,抗药性细菌正日益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可能影响许多传染病的控制。一些致病菌(多药耐药细菌)对许多常用抗生素产生了抵抗力,给疾病治疗造成特殊困难。超级细菌蔓延全球 已致死一人多为旅行感染 比利时医疗人员13日证实,一名比利时人死于据信源自南亚的超级细菌。这种细菌抗药性极强,几乎能抵御所有抗生素,已经感染英国、美国、瑞典、荷兰、澳大利亚个别居民。欧洲专家预计,至少10年内没有抗生素可以有效对付这种细菌,因此呼吁全球密切监控阻止超级细菌传播。危害多大10年内无药可治NDM—1,意思是“新德里金属蛋白酶—1”,是一种超级抗药性基因。这种脱氧核糖核酸结构可以在同种甚至异种细菌之间“轻松”复制。研究人员现阶段多在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等细菌内发现NDM—1基因。含这种基因的细菌对几乎所有抗生素具有免疫力。就连“杀伤性较强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也拿这类细菌束手无策。预计至少10年内没有抗生素可以“消灭”含NDM—1基因的细菌。如何应对全球严密监控美联社分析,这种超级细菌虽恐怖,但控制它的传播并非没有办法, 只有良好的监控和疾病控制程序可以阻止超级细菌传播。建议国际社会加强对超级细菌的监控,尤其是那些推广“医疗旅行”的国家。超级病菌怎样炼成1920年 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链球菌。1960年 产生了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MRSA取代链球菌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菌种。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同时出现。1990年 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耐链霉素的“食肉链球菌”被发现。2000年 出现绿脓杆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西力欣等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四大特征解析一:目前未发现绝对有效药物肖永红说,虽然国家卫生部此前发布了关于NMD1的感染诊疗指南,但详细研读这份指南可以发现,关于临床使用何种抗生素,指南中的说法是“可能有效”,而不是绝对有效,同时强调两种以上的药物联合使用。“我们只能根据临床判断来选择一些相对可能有效的药物,这给正确用药带来了极大的难度。”肖永红说,有的人猜想是不是有一种能迅速应对NMD1的超级抗生素,但目前肯定没有。他同时表示,目前国家疾控中心通报检出的3例NMD1病例中,两名幼儿是因为腹泻送检的粪便标本,检出携带NMD1的是屎肠球菌,不是印度检出的大肠杆菌,从临床的意义上来讲,这没有大肠杆菌携带的意义大。解析二:必须认识到抗生素具两面性对于为何会产生所谓的超级细菌,肖永红和其他专家的说法一致:大量使用抗生素导致细菌不断积累耐药性。他说,大众必须认识到抗生素具有两面性,一定要合理使用抗生素。对于爆出NMD1可能是惠氏公司为了推销自己的药品夸大其辞的坊间传言,肖永红表示可能行极小。他说,关于耐药性的研究不是今年突然冒出来的,国际医学界一直在关注,此外,有关NMD1的特征的描述,今年8月发表在《柳叶刀》杂志上的论文是极其严谨的。解析三:绝不会像流感大规模感染既然没有绝对有效的药物,NMD1会不会大规模传染?对于这个问题,肖永红说绝对不会。他分析说,NMD1本身不具有传染性,它以其他细菌为载体,强化的是这些细菌的耐药性。比如说携带NMD1的大肠杆菌,表现出超级耐药性的是大肠杆菌,它的传播也要借助大肠杆菌的传播完成。“目前,它只在医院住院患者和抵抗力特别低下者等特定人群身上出现,不会像流感病毒那样会大规模传播,所以出现类似流感大爆发的可能性是零。”肖永红说。解析四:极担心载体变成高致病性细菌既然不会发生大规模感染,为何各国又对NMD1如临大敌呢?对此肖永红解释,NMD1对公共卫生的压力极大。“首先,对于感染病例,我们要找到合适有效的诊疗方法。如果这些病例出现高死亡率,对公共卫生体制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他说,更重要的一点是,相关应对药物的研发压力极大,“目前发现NMD1的载体是大肠杆菌等致病性相对较小的细菌,如果载体变成了致病性较强的病菌,比如说霍乱、伤寒,那危害性就大了,这是公共卫生体系最担心的问题。

推荐
© 2024 答答问 m.dada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