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陵的故事 一、日夜不息的万年灯 下台村有位姓邢的老汉,1995年才去世,活了八十多岁。老汉就是以换油谋生,经常为炎帝陵的万年灯送油。年轻的时候(老汉亲口说,那是民国二十三年,他才十八岁)因为好奇,到炎帝陵墓里去看了一次“万年灯”,顺着洞口石台阶下去,便是一条长长的走廊,走廊尽头便是一大厅,大厅中央有盏万年灯。万年灯芯约有碗口那么粗,灯光灼灼,长年不息。灯盘巨大无比,一年加一次油,盛满油时足足燃烧一年。万年灯的燃油,均由五谷庙方圆十多里范围内的村村庄庄,家家户户分别摊派。 二、五千年的古柏 庄里村五谷庙,原先松柏苍翠,花草艳丽,历代县衙政府都明令禁止在陵庙周围放牧牛羊和砍伐树木。五谷庙的正殿前,有两株参天古柏,要四五个大人手挽手才能抱住。老人们传下来说当年炎帝禅让天下给黄帝,黄帝封炎帝子参卢于潞国(今上党地区,国都在潞城),又在羊头山下为炎帝建陵庙,还在庙院里亲手植下两株柏树。这两株古柏少说有四五千年了,可惜20世纪50年代被砍伐了。从古柏残存的根部看,古柏直径当时在1.5米以上。 三、尊贵显赫的社首 旧时有句俗语:“走扬州下汉口,不如在五谷庙当社首。”社首原是古代社会基层组织的首领,大约相当于今天的村长。但五谷庙的“社首却不是一地方行政首长”,而是“宗教事务长官”,专管五谷庙的春秋祭祖活动。每逢春秋祭祀之日,五谷庙的社首沐浴盛装,在庄严肃穆的祭祀古乐中,由前来参祭的府官州官们簇拥着登上祭台,致辞赞礼,主持祭奠。社首要你府官州官磕二十四个响头,他不敢只磕二十三个!五谷庙的社首社会地位高经济待遇好。属上层社会的高等职业,令人羡慕,所以才有了上面那句顺口溜。 四、梁柱上的神泉 相传,五谷庙正殿一根梁柱下,有一股神泉。平时,神泉无影无声,每当天旱,长治南宋村的人们杀猪宰羊,前来这里拜祖求雨的时候,那股神泉就会静静的冒出一股泉水,这时候南宋村必有一场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