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是我国封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已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在此基础上,宋代的旅游也兴盛起来。宋代旅游者涵盖社会各个阶层,比如商人旅行者、应试或落榜举子、入京或外放仕宦、贬谪的迁客骚人、纯粹性的观光游客等,但士大夫是旅游队伍中的主力军,这是因为他们有强烈的旅游欲望和较强的旅游支付能力、较多的可自由支配时间。宋代旅游资源可划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山水、洞岩和湖泊是自然旅游资源的主要成份,而寺庙宫观、城市、园林、花展、古迹等等,则是人文旅游资源的范畴。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人文资源,对宋代旅游者来说都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但由于旅游者的经济社会地位、文化知识背景、居住地等方面的不同,其旅游地的选择是有差异的,士大夫多选择景色优美的山水田园和寺庙宫观,而乡村旅游者则多向往城市旅游地。宋代旅游资源的开发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政府、私人和寺院宫观是宋代旅游资源开发最重要的主体。宋朝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百姓, 竞相经营旅馆,社会上出现一股兴办旅馆的热潮,宋代旅馆业迅速堀起,表现出了地域空间上分布广、类型多样、旅馆规模差距明显、旅馆业投资者成份复杂、经营方式多种多样等特点,并出现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现象。店铺数量多、分布广、品种丰富多彩、服务热情、促销方式多样等等,则是主要特征。宋代的旅游交通工具仍然是船、车、轿、马、驴等几种类型,但旅游地的交通工具租赁业尤其是西湖等地游船的出租业非常发达,表现出了旺盛的活力。《清明上河图》上能发现的出行工具有:轿子、画舫、骆驼、牛马车、人力车,有太平车、平头车,形形色色,样样俱全。另外,“导游”一词在宋代出现,不仅表明导游在宋代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旅游活动的兴盛。旅游对宋朝政府财政的收支产生了影响,一方面,旅游活动给宋朝政府财政带来了一定的收益,但另一方面也给宋朝政府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