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所说张鼓峰战役、诺门坎战役均系20世纪30年代末之战事,与楼主问题年代相隔甚远。一、背景西伯利亚此名称可能来自古突厥语,意思就是“宁静的土地”。西伯利亚鞑靼人以此为国家名称建立西伯利亚汗国,后来被莫斯科大公国征服,西伯利亚此名词进入了俄罗斯文。也有说法为“鲜卑利亚”,来自鲜卑。亦有一个解释,西伯利亚被解作昔班的地方,因为他的封地位于西伯利亚。又有一说,沙俄以锡伯族的族名创造北亚的新地名。而在中国古地图上,西伯利亚被称为罗荒野。二、十月革命后的远东因为革命后,与日本交战对于苏俄是及其不利的,俄共(布)中央决定成立一个民主制的“远东共和国”以作为俄日间的缓冲地区。1920年3月,俄共(布)远东局成立,其成员А. А. Ширямов,А. М. Краснощёков и Н. К. Гончаров等被派至上乌金斯克(即现在的乌兰乌德)组建远东共和国。在1920年4月6日的“贝加尔沿岸工人制宪大会”上,远东共和国宣告成立,定都上乌金斯克,但它仅仅获得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的承认。苏俄正式承认远东共和国是在5月14日,给予远东共和国最初的财政,外交,人力,经济和军事援助。这使得莫斯科得以控制远东共和国的内政外交,并在部分红军基础上为其组建“人民革命军”。远东共和国的宣告成立成功地避免了苏俄与日本间的直接冲突,促使远东共和国境内的外国军队撤离,同时其武装力量协助苏俄剿灭远东的数个白俄政权。当时在滨海边疆区和堪察加半岛有当地亲苏维埃的滨海自治区(临时政府);贝加尔湖区域属于俄罗斯东部大区;北萨哈林和乌苏里江铁路的实际控制人为日本军队。1920年5月24日至7月15日的俄日会谈中,日本代表团被迫同意从贝加尔地区撤出其部队。莫斯科这一外交上的胜利,以及1920年秋高尔察克(Александр Васильевич Колчак可以查看下其生平)麾下几位“远东军(白俄)”重镇将领的反叛,使得远东共和国的军队能够于1920年10月至11月击败白俄将领谢苗诺夫的军队。1920年10月22日,经过远东共和国军队及游击队长期的奋战,赤塔解放,并将成为远东共和国新的首都。同时日本军队从哈帕洛夫斯克撤军,远东地区在远东共和国的框架内成为统一的整体。1920年10月28日至11月11日在赤塔举行的会议上,阿穆尔州、外贝加尔州及滨海边疆区三个地区正式合并入远东共和国,首都赤塔。当时远东共和国实际控制了阿穆尔州、哈巴洛夫斯克州及贝加尔湖地区,而后者后来重新被并入苏俄版图。1921年1月,举行了远东共和国制宪会议选举,其任务为制定共和国宪法及成立国家机构。1921年5月26日,因符拉迪沃斯托克的白卫军叛乱,推翻远东共和国滨海边疆区政权,建立了一个新的白卫政权“临时阿穆尔政府”。三、远东共和国成立后俄共(布)中央及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人民委员会领导远东共和国处理内政外交的重大问题、进行军事建设。远东共和国人民革命军最初被认为是苏俄的武装力量之一。出于对远东共和国地位的忧虑,苏俄、日本干涉者、5月26日叛乱的白卫军分子努力控制符拉迪沃斯托克的“临时阿穆尔政府”,这个政权由白俄势力及非社会主义党派的成员构成。始于1921年8月26日,关于远东共和国与日本关系正常化的“大连会谈”,被日本政府所破坏。1921年11月,Белоповстанческая армия(可以理解为一支XX白军部队就是了)发起了攻势,12月22日占领哈巴罗夫斯克。这紧要关头,人民委员会及俄共(布)中央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打击远东的分离主义分子,巩固远东共和国的国防。远东共和国人民大会开除了若干革命党和社会民主党人。致力于远东共和国独立于苏俄的Краснощёков,被Н. М. Матвеев替代,后者成为政府首脑,В. К. Блюхер被任命为军事部长。1922年2月,在В. К. Блюхер指挥下,人民革命军转入反攻,并与游击队配合给白军巨大打击。2月12日,白军将领Молчанов被击毙,2月14日哈巴罗夫斯克解放。白军在日本军队掩护下退入中立区,1922年9月,他们的反扑被人民革命军再次击败。四、并入苏俄由于苏维埃俄国与远东共和国的国际国内形势得到好转,日本在华盛顿和会(1921-1922)上被孤立的外交地位,以及日本在远东地区诸多阶层移民的不满,迫使日本政府从边疆区撤出了军队。1922年10月25日,远东共和国人民革命军进入符拉迪沃斯托克。远东共和国工人在会议上提出加入苏维埃俄国。第二次远东共和国人民大会(其选举是夏季完成的),在1922年11月4日至15日的会期中,通过了关于自身解散的决议,同时决定恢复远东苏维埃政权。1922年11月14日深夜,部分远东共和国人民革命军指挥官以远东共和国人民大会的名义,向全俄执行委员会提出远东共和国加入苏俄。几小时后的11月15日,远东共和国成为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一个组成部分,即远东区。编译自喂鸡网络~能力有限,轻拍~关于萨哈林岛,Статистический справочник Дальневосточной области( Хабаровск, 1925; Районирование Дальневосточного края. Хабаровск, 1925.)中提到В 1925 после прекращения японской оккупации в состав области де-факто вошла российская часть Сахалина.1925年,在日本的占领结束后,俄罗斯部分萨哈林也成为了(远东区)的一部分。关于那个时期苏俄与日本的博弈,我们不妨讨论下:苏俄方面,采取了创造性的策略,即在内战地方政权层出的局势下,不妨自己在中央之外再创建并领导一个地方政权。外交方面,使日本政府以“保护侨民”为由进行干涉的交涉对象变成了新生的远东共和国。虽未经国际社会承认,但是在法理上强加给日本,使日本必须跟远东共和国打交道而非万里之外的莫斯科。日对俄恩怨已久,毕竟对于远东共和国无法名正言顺地对俄进行报复,各种以牵制俄为目的的外交筹码,对于远东共和国发挥不了预想的作用。政治方面,建立共和国但非苏维埃共和国,有利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包括反封建专制的资产阶级,缓和阶级矛盾,从而稳定远东局势,便于维护统一,抵御侵略。经济方面,远东共和国作为一项特殊的“国策”得到莫斯科的鼎力支持,毕竟招兵买马是需要本钱的,客观上也促进了远东地区的发展。军事方面,一方面争取了建立并壮大军事力量时间,一方面得到了对敌对势力进行争取、分化、击破的机会。再者对于包括日本在内的干涉军,可以有一定的灵活性,即便最坏的打算是开战,还可以再建个政权摆脱干系,名义上与莫斯科无关。日本方面,外交上虽然国际地位有所上升,但仍未得到它觊觎的全部,列强也开始正视这个新起的对手。日本对外关系一团糟:日美关系由于赢得日俄战争、作为一战战胜国的日本开始触及美国在亚洲利益而逐渐紧张,日俄关系由于日本干涉俄国革命,日华关系更不用说了。对外政策上重心转向中国,日本素来叫嚣“大陆政策”。维新先驱吉田松阴曾写道:“我与俄、美媾和,既成定局,断不可由我方决然背约,失信于夷狄。但必须严章程,厚信义,在此期间善蓄国力,征服易取之朝鲜、满洲、中国。在贸易上失之于俄美者,应由朝鲜、满洲之土地以为偿。”与俄相争,向来不是日本的首选,日俄战争日本见好即收。况当时日本已经成功攫取朝鲜,下一步定要染指东北,倘日俄此时大动干戈对日本战略有害无益。政治上日本20年代事件不断,自经济问题开始导致的民运、工农运动,争取普选权,而其间日本政府对社会主义者和在日中朝民众进行杀戮,日本政府对于其它事件的精力减少了。经济上自1920年前后农业萧条,农民暴动(1918米骚动),1923年关东地震,受灾人口数百万。1927年日本经济危机开始,此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萧条来临。军事上日本受国内民运、经济形势影响,20年代出台了一系列裁军措施——此时还不到要为发动对华侵略而动员的时候——陆军兵力减少,海军停建主力舰只(参见华盛顿海军条约相关)。自是不会希望与苏俄把事态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