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嘉铁路建成后,苏州以西、嘉兴以南之间的客、货运输都可不再绕道上海,运输距离缩短了110.7公里,缓解了京沪、沪杭甬两路几近饱和的运输压力。同时又大大促进了沿线各地的经济发展。面对巨大的竞争压力,公路首先受到了强烈冲击。从铁路通车之日起,公路汽车以减价20%并增开班次。而航运则因覆盖面广而没有受到较大影响。为充分发挥各种交通的优势,铁路与公路、水路开展了联运业务,吸引周边地区如湖州、嘉善、常熟等地的物流,最大限度地带动了江浙经济的发展。建设苏嘉铁路的根本目的是“为增强国防”,因此它在军事上更占有重要地位。除使南北间的军事活动得以正常进行外,铁路担当起到了抵御日军、保卫南京的艰巨任务。1935年7月苏浙国防工程开工,号称中国的“马奇诺防线”。苏嘉铁路作为乍(浦)平(湖)嘉(兴)线和吴(县)福(山)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冯英子先生在《忆苏嘉铁路》一文中写道:“在苏嘉铁路建筑的时候,我方就在它的路基下面,修了无数半永久性的军事堡垒,堡垒与堡垒之间的射角,也经过认真设计”,“这些工事,交叉的射口一律向东”。笔者经过实地考察初步推测出铁路的大致走向:铁路在苏州北环东路华东家电城西侧从沪宁铁路出叉,沿东环路到相门站(相门路与东环路交叉口北),然后沿东环路往南至尹山镇南越过大运河,转至苏嘉公路西侧,与公路、运河并行向南至吴江站(工农路送变电工程公司北)、八坼站(八坼大桥西堍)、平望站(通运路与苏嘉公路交叉口西),到今盛泽汽车站附近转向东抵盛泽站(镇北豆腐港东),继续向东跨运河后转向南到王江泾站(北虹大桥东约300米),然后沿运河东岸南下,沿嘉兴东方路至凌塘桥处,再沿车站河东岸转弯与沪杭铁路相交(勤奋路立交桥东堍),抵沪杭甬铁路嘉兴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