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1865—1898),浏阳人,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他在变法失败后拒绝外逃,慷慨陈辞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他这种殉义精神,百年来对中国的志士仁人是巨大的激励。他为故乡也作了巨大的贡献,如首创新学,首创报纸,首创地方自治,首创南学会和不缠足会,每项创举,他都全力以赴。更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清政府计划修建粤汉铁路(即今京广铁路南段),原来的方案是绕道江西,因为湖南守旧,当局怕铁路通过湖南时,会引起民众的阻挠。谭嗣同1898年春在《湘报》发表《论湘粤铁路之益》一文,指出取道江西有六不利,取道湖南有九大利,经过湖南力争,清廷才修改方案,作为南北交通大动脉的铁路经过湖南,百年来使湖南受益多多。谭嗣同还在文章中建议,要利用修路的机会,把工地办成大学校,不仅修了铁路,也普及了民智,培养了人才。 凛凛豪气的谭老先生,竟请圣天子“沛以殊恩”,特允铁路“不道江西而道湖南”,并且奉迎:“吾侪小人,宜如何载山知重,感激涕零,额手拭目,以俟大功之成,而欢喜赞叹曰:‘盛哉乎斯世!’”。 说白了,谭嗣同也搞地方保护主义,看到了发展的巨大机遇,坚决要求粤汉铁路经过湖南不经过江西,现在江西人还耿耿于怀呢。 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