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铁路实现了历史性的大发展,机车车辆制造业的生产规模、产品水平和品种数量基本适应了铁路运输市场需求,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时速200公里以下铁路机车车辆产品系列,动车组技术引进取得阶段性成果,并初步形成了“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开发体系。从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再到电力机车,中国机车车辆成功完成了自己的机车车辆转型,尽管在中国奔跑着德国提供技术的高速磁悬浮列车,但中国在中低速磁悬浮列车上也取得了重要成绩。2007年,大规模铁路建设加快推进。全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含基本建设、更新改造和机车车辆购置)完成2520.7亿元,比上年多432.3亿元,增长20.7%。其中完成机车车辆购置投资553.3亿元。购置机车405台,客车622辆,货车29854辆,动车组90组。2007年全国铁路机车拥有量达到1.83万台,其中内燃机车占67.0%,电力机车占32.4%,主要干线全部实现内燃、电力机车牵引。其中和谐型大功率电力机车550台。2008年1-8月铁路设备行业收入增幅在33%左右,从数量上看,机车、客车和货车的产量同比增幅分别为14.7%、23.9%和35.7%。行业的产量和收入增长都十分明确,未来三年行业景气程度都将处于上升阶段。2008年1-10月铁路投资增速创新高,为2-4年后车辆长期高需求埋下伏笔。2008年1-10月铁路基建投资2083.78亿元,同比增速81.30%。2009-2010年我国铁路机车购置费计划数将分别上升到1000亿元和2000亿元,估计这两年我国铁路机车产值将达到1000亿元和1500亿元(含增值税)。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国务院批复到2010年铁路建设投资总规模达到四万亿元,到2008年11月,国务院审批的铁路投资总额已经有2万亿元,在建铁路涉及投资规模大约1.2万亿元。随着扩大内需的迫切性增强,投资还会继续加大。铁路产业链主要由铁路基建、车辆、材料和设备等环节组成,相关行业直接受益铁路大建设的好处。其中铁路基建和铁路机车行业受益最大。在机车制造技术方面,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我国已掌握了世界先进成熟的铁路机车车辆制造技术,动车组和大功率机车的核心技术已为我所有,我国机车车辆制造工业现代化步伐得以加快。同时,再创新工作也已取得重要进展。但是,国内机车制造企业自主竞争力仍然不足,机车制造企业无法掌握全部的核心技术。为此,中国应引导和鼓励国内机车制造企业进行必要的整合,提高行业整体效益,增加应用型研究投入,创新核心技术,形成研发、制造的有效配合,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品的国有品牌。中投顾问2009-2012年铁路机车行业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