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量规至少都具有三个要素:1. 一是评价准则,指决定表现性任务、行为或作品质量的各个指标;2. 二是等级标准,说明学生在表现任务中处于什么样的水平。3. 三是具体说明,描述评价准则在质量上从差到好(或从好到差)的序列,评价准则在每个等级水平上的表现是什么样的。 1、 帮助教师和学生定义“什么是高质量的学习”。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时,应用量规可以有效降低评价的主观随意性,不但可以教师评,而且可以让学生自评或同伴互评。2、 当学生有规则的通过量规来评判他们的作业时,他们将开始对学习的结果充满责任心,减少了“我还要做什么”的问题。3、 量规减少了教师为学生作业进行评分的时间,并且使教师更容易向学生解释,为什么他们得到这个等级,他们做哪些方面的努力可以获得提高。4、 使用量规评分的最大好处之一是使标准公开化,这意味着量规将成为学生、父母和社区共享的一种评价标准,这样学生就会将精力集中在“学习”上。5、 父母一旦明白了量规的含义,通常很喜欢量规,并且他们发现在帮助完成家庭作业时很有用。 1、 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水平来设计结构分量。2、 根据教学目标的侧重点确定各结构分量的权重。3、 用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描述语言清楚的说明量规中的每一部分。 1、在学习任务开始之前提供量规,发挥量规对明确学习预期的目的和对学习过程的指导作用;2、呈现量规的同时,最好给学生提供学习的范例;3、在适当的时候使用量规,并与其他评价工具配合使用;4、充分利用量规促进学生自评和互评。5、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的提醒学生注意量规的要求,对有问题的地方及时提供反馈。 1、要根据教学目标来设计量规的不同准则;2、用具体的、可操作的语言清楚的描述量规;3、尽量让学生参与到设计量规的过程中来。4、根据需要选择量规的形式和类型。 1. 量规中有关学习过程和成果的说明是可以被测量的吗?2. 量规涵盖了学生成就的不同水平吗?评价准则是否反映了评价内容的重要观点?3. 不同等级水平之间有明确的划分依据吗?能否说明一个学生的表现或成就属于“A”而不是“B”等级水平4. 量规能够适用于不同的评分者,不同的教师对量规中的评价准则和等级水平的划分标准是否达到共识?5. 量规能被学生和家长清楚的理解吗?6. 量规是否明确说明适合于什么阶段的学生发展水平?7. 量规能够应用于多个任务吗?8. 量规是公平而无偏见的吗?9. 量规是有用的、可行的、可实施的吗?量规能够记录需要的和有效的学生信息吗?10.量规的等级水平划分的数目合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