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廊坊大捷当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拖延对手的前进时间,从天津到北京,花了很长的时间,主要任务是拆毁铁路,拦截联军列车;砍断电杆,切断铁路通讯。
西线为杨村西,也以拆毁铁路为主,并埋伏于铁路两侧青纱帐中,做好狙击专列准备。而且当时双方的武器不一样,义和团是冷兵器,而联军是热兵器。
其实这样的道理和二战是一样的,当时同盟国的伤亡也是远大于轴心国的,但是我们却不能从伤亡上来说这件事。所以这件事十分的简单,就是当时的联军败了,而且当时义和团是功大于过的。
综合以上的因素,这场战争的目的已经打到了,那么可以说它胜利了,因此叫做“大捷”。
(1)义和团锤铁路扩展阅读:
一、背景
据《武清县志》载:1900年春,武清各村纷纷建起义和团坛口,义和团、红灯照活动遍及全县,并在境内蔡村、河西务等地相继发生义和团抗击外国侵略者活动。武清义和团近万人在五月初十进县城举行游行示威,在关帝庙总坛口高喊“上法抵外寇,还我好河山”进行声势浩大的“树旗宣誓”。
京津铁路自天津至廊坊大半里程途经武清下朱庄、杨村、黄庄、豆张庄、东马圈五乡镇。武清县城总坛口距城南京津铁路十余里。当年义和团在天津河北区一带设有大坛口(总坛口),总首领曹福田(静海人)。
二、结果
6月17日,八国联军主力部队攻占大沽炮台。6月23日,援军到达为西摩尔解围,此时天津一带只有聂士成部奋勇抵抗联军。
7月初,聂军与联军交战时,义和团到聂家摅掠聂士成的母亲、妻子及女儿,聂士成派兵追赶,而其部下有一营新军其中有很多士兵与义和团串通,大叫聂军造反并开枪射击聂军,使聂士成腹背受敌,身中数弹。
7月9日,聂士成在城西八里台中炮阵亡。义和团本要戮聂尸,因联军追至才幸免。清廷朝议赐恤,载漪、刚毅力阻,后来清廷下诏称聂士成“误国丧身,实堪痛恨,姑念前功,准予恤典”。
7月14日,天津城沦陷,八国联军入城纵兵杀掠。直隶总督裕禄率清军余部退往北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