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段时间,关于一条铁路的消息,在胶东半岛引起不少朋友的关注,那就是规划中的“荣莱高铁”项目的最新进展,这条高铁,西起青岛莱西市,经莱阳、海阳、乳山、文登,东抵威海荣成,贯穿胶东半岛南岸地区。一旦建成,也将结束胶东半岛南岸没有铁路的历史。在此之前,半岛的中部和北部都已开通火车,中部的蓝烟线始于上世纪50年代,北部沿海的客运列车虽然时间不长,但货运也有些年头,相比之下,南岸则要稍迟一些。
在这种情形下,可以说胶东半岛北岸一直是登州府的重心所在,北岸的交通自然要比南岸发达许多。在明清两代,胶东半岛唯一的一条驿道,就位于北岸地区,连接莱州府(掖县)和登州府(蓬莱),现今龙口市的黄山馆镇,就是因地处驿道上,而逐渐发展起来。
进入近现代以来,交通设施虽然日新月异,但交通道路的走向,大致仍延续了古代道路的走向。莱州府和登州府之间的官道,后来就成为烟潍公路(国道206)的雏形,烟青公路(国道204)莱阳段的前身,则是莱阳县到宁海州的官道。而后来修建的铁路,也基本是在此基础上裁弯取直修建。最典型的是蓝烟铁路,与国道204基本平行。正因为这种历史渊源,胶东半岛南部的交通,才一直不如北部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