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祸预警系统包括哪些
时间:2024-12-13 21:55:42
答案

灾祸预警系统包括:广泛的基础理论知识研究,灾祸发生规律的认知,灾祸危害破坏程度的期望值评估,灾祸发生过程的追踪观测与研究,灾祸即将发生前的告警与宣传,等等。

广泛的基础理论知识研究,是灾祸认知的先决条件。对空气分子的动力学研究,有助于更好地掌握天气变化的规律;对地球内部构造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地壳运动的规律;对太阳系或更遥远星球的研究,有助于全面认识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上发生的变化。事实上,任何知识都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帮助我们,并提高我们对灾祸的认知能力;因此,我们有必要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开展广泛的基础理论知识研究,不进行必要的投资是一种短见和愚蠢的做法。

灾祸发生规律的认知是预警系统的核心部分,在这方面人类已经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绩,例如对于灾害性天气发生与转移的认知,卫星监测系统可以及时观测到热带风暴的形成及运动轨迹,使人们能够提前数日数小时采取某种措施来躲避或减少台风造成的损失。不过,天仍有不测风云,人类对灾祸发生规律的认知仍然是非常有限的,其中威胁最大因而迫切需要解决的就是地震预报。

除了地震灾害之外,人们对各种天灾发生规律都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研究,诸如火山、飓风、洪水、干旱、病虫害、流行病、沙漠化、雪崩、泥石流、森林大火等等,并取得了许多令人满意的成果,当然也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问题。

灾祸危害破坏程度的期望值评估,是一个相对比较新的研究课题,它首先建立在灾祸预报的基础上,并根据对现有条件的深入全面的认识,从而得出相当准确的灾害损失预期值,以便决定恰当的减灾抗灾避灾对策和相应的人员资金投入。例如,若唐山再次发生7.8级大地震,会死多少人(与目前的建筑抗震强度有关)?开滦煤矿将停产多少天?全市总经济损失如何(与目前的经济发展程度有关)?又如,黄河若在河南开封决口,将淹死多少人?淹没多少农田?冲毁多少农田?铁路公路运输中断损失程度如何?中原油田及受灾工业生产损失如何?对全国政治经济民心产生何种影响?世界各国将会作出何种反应(历史上经常发生邻国趁机入侵事变)?显然,通过这种研究,有助于我们正确地增加对根治黄河的资金投入,以及其他减灾工程的及时开展。

灾祸发生过程的追踪观测与研究,对于认识灾祸发生规律非常有价值,但这项工作往往被人们忽略,因为灾祸发生的突然性难免使人措手不及,危险性使人畏足不前,惨重性使人无暇顾及。事实上,在1987年大兴安岭森林大火中,许多现场的研究工作都被忽视了,以致痛失良机,未能收集观测到特大火灾中的物理化学及大气流动的数据。因此,只要有可能,人还在,观测记录灾害信息的仪器还在,研究人员就应当以观测研究记录灾害为主要职责。

灾祸即将发生前的报警与宣传,这是一项极端重要而又非常微妙的工作。首先,灾祸预报存在着失误的可能,而且科学家对灾祸预报也经常存在着意见分歧(时间、地点、程度)甚至意见完全相左(有或无);因此,要由政府来决定是否发布预报以及何时何种范围内发布预报。这是因为,一次错误的预报发布之后,将引起社会的全面反应,其造成的损失本身就构成了一场灾祸。其次,不负责任的灾祸预报,将造成社会混乱,例如某地某时将发生地震的谣传,可能使当地人心惶惶无心工作,正常的经济生产和居民生活秩序将陷入瘫痪;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或敌对国家,还可能制造虚假的灾祸预报,造成社会动乱。

事实上,常规的灾祸事件报道,也属于正常的必要的灾祸报警工作,它有助于提醒人们注意到灾祸是经常发生的而且也可能在自己身边发生,从而提高对灾祸的警觉。同时,新闻媒介对灾祸事件的剖析与追踪报道,可使广大民众对各种灾祸的发生规律及其综合效应有切实深入的了解,从而提高自身对灾祸的正确反应能力。

以上我们重点讨论的是如何对自然灾害进行报警和宣传。其实,更重要的一件事,是当灾难真正降临时,我们能够及时准确地作出应有的反应,也就是要预先建立起完善的灾祸反应系统。

推荐
© 2024 答答问 m.dada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