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在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上建铁路,我国还有什么惊天操作
时间:2024-12-13 19:03:01
答案

我国将在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上建铁路,我国还有什么惊天操作-第1张-交通-答答问

虽然在海拔上同为第二阶梯,但河套-长城-大兴安岭以西北的土地,古代很难复制持久的农业定居社会,新疆尚且有大量的绿洲可以利用,到蒙古高原就完全没办法了

除了“因俗而治”的民族团结角度的考量外,沙漠对于中央与地方稳定交通线的维持来讲,的确是巨大的障碍。无论是古代的驰道,还是近现代公铁路的路基,流动的沙丘面前,往往难以找到伸向远方的固定之所。而自然环境的恶化和沙漠化带来的“沙进人退”还经常摧毁人类已有的交通通道。巴丹吉林沙漠边缘的黑河,其北端直至居延海,但维系居延海存在以及交通,就靠这条河流

自张骞通西域以来,汉地都是至罗布泊和塔里木河下游沿线,进入西域的。但是魏晋以来塔里木河下游生态不断恶化,沙漠吞噬了不少绿洲,在这一地区人口锐减的同时,丝绸之路进疆的南道也由此废绝。当时西域的河流规模比今天要大,来自东西的水源汇聚在罗布泊,也使这里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而罗布泊干涸后,人们则要绕开这里

因此在上世纪50年代,我国动工修建第一条沙漠铁路——包兰铁路,被不少西方媒体视作是“不可能完成的工程”。而为了探索在沙漠修筑铁路,当时的铁道部早在动工之前,便在腾格里沙漠深处的百年古刹茶房庙,成立起我国第一个沙漠铁路测试试验站,在流动沙丘地段修建了450米长的路基进行先期试验。虽然河套周边的沙漠沙地众多,但包兰线也基本沿着黄河沿岸在走,其“沙漠铁路”的主要部分在中卫以西这一段

推荐
© 2024 答答问 m.dada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