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初,上述原教会办的医院、学校皆由政府接管改为公立。 1958 年夏,北京市各教会实行联合礼拜,亚斯立堂暂停活动,礼拜堂及附属房屋由北京市第 13 女子中学 ( 原慕贞女中,后改为第 125 中学 ) 占用,礼拜堂被当作学校的礼堂。“文革”期间,堂内各种设备破损十分严重,面目全非。 1982 年春,北京市政府贯彻落实宗教政策,在有关部门的协助下,经多方交涉,在付给 125 中学两万元人民币后,经大规模整修,亚斯立堂正式更名为北京基督教会崇文门堂,并于当年圣诞节重新恢复聚会活动。崇文门堂建筑风格别具特色。整座教堂占地面积为 8246 平方米,堂内分为正、副两堂,正堂设有四百多个座位,副堂有三百多个座位,中间有可以上下活动的闸板相隔,既可分开,亦可联用。礼拜堂呈圆形,整体为木制双层伞形结构,建筑风格极为独特别致。 1990 年,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 年 8 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拨款人民币 480 万元,重新修缮了礼拜堂及其附属房屋。礼拜堂玻璃更换成了教会传统的彩绘玻璃,椅子更换为礼拜专用的长条木椅,附属房也进行了翻建。 2002 年 12 月 22 日举行了“崇文门堂复堂 20 周年暨修缮复堂感恩礼拜”。 2004 年正值崇文门堂建堂 100 周年,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下,崇文门堂举行了一系列的庆祝活动。现在崇文门堂每个礼拜日早 8 : 00 , 10 : 30 有两堂礼拜,下午 1 : 30 有朝语聚会,每个礼拜日约有四千多信徒参加聚会。为了方便外国友人参与上午的两堂主日礼拜,本堂设立了英语同声传译。除了主日礼拜以外,在每个礼拜二晚上 7 : 00 有查经聚会,礼拜三晚 7 : 00 有传福音初信栽培聚会和朝语祷告会,礼拜四上午 (9 : 00 有祷告聚会,礼拜五上午 9 : 00 有姊妹聚会,晚上 6 : 30 有青年聚会)。崇文门教堂是北京市目前最古老的一座基督教新教教堂,也是一所涉外的教堂,在国内外享有一定声誉,曾经接待过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克林顿 , 英国坎特伯雷大主教乔治·凯瑞博士 ; 著名布道家葛培理牧师也曾经多次来访。每个主日都有外国使馆的官员、国外信徒来此做礼拜,经常有国际教会间的交流活动。1870 年至 1904 年,亚斯立堂的主任牧师均由外国传教士担任; 1904 年新堂建成,始有华人任主任牧师。解放后,崇文门堂先后由郑如冈牧师、殷继增牧师、石泽生牧师、吴巍牧师、高英牧师担任主任牧师;目前由柳翠敏牧师主要负责教堂的各项事务。北京基督教会崇文门堂由于亚斯立堂是美国教会所建﹐因而一直受到美国人的关注。19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时﹐于6月28日偕夫人希拉里和女儿专门到亚斯立堂做礼拜。克林顿还在这里作了简短致辞﹐他说﹐与世界不同地区﹑种族﹑信仰﹑宗教的人们﹐我们都能合二为一﹐「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是兄弟和姐妹」在目前的多事之秋﹐恐怖主义和战争阴影威胁世人之时﹐多希望和平和理解能多一些﹐再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