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往美的路上 在无数人抱怨着享受艺术的代价高昂因而放弃机会时,艺术往往就在身边静静绽开。而当艺术的美以最廉价的姿态出现时,大多数人却都选择了视而不见。生活需要美丽带来能量,美丽更需慧眼来惺惺相惜。 生活中美丽无处不在,身边更是多多。然而习惯了快节奏生活的人们是否还有驻足留心身边风景的意识?美丽不只是“最美中国人”的感人新闻,更不总是需要流血流泪,美就在身边的风景中,美就在路上。 茫茫的撒哈拉大漠带给人类无数的噩梦,即使是辉煌一时的腓尼基人也无法征服。但无尽的黄沙带来的不仅仅是绝望。三毛——这个传奇一生的女人就在撒哈拉燃起了自己的生命,即使环境恶劣至极,可内心的渴望和荷西的等待让三毛发现了这里的美丽,当三毛尽情拥抱黄色的土地时,即使茫茫大漠也为她开出了一片锦绣山河。生活的幸福让三毛用笔将撒哈拉的美发挥到极致,极致到柴米油盐。 剥蚀了的琉璃,淡褪了的朱红,坍圮了的雕栏……史铁生的眼中废弃的古园也有别样的情思——“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历尽沧桑等了四百多年。”“地坛之于史铁生,就像陆游的沈园,鲁迅的百草园,列侬的草莓园,梵高的阿尔镇”在试卷上看到这句话时,我陡然明白了地坛对于史铁生的意义,这是他重生的地方。在这里,昆虫、蜂儿、蝉蜕、荒草都是帮助他思考的物象,就在这颓败的无人看管的园子里,史铁生想明白的是关于死和生的问题,就在这些被无数人踩过的泥土中,有史铁生和地坛的美的味道。他在静默的坐在园中独自落魄时,正是他身边的“小自然”排解了他的寂寞,就在史铁生摇着轮椅走过地坛的每个阴凉时,生命之美就毫无征兆的来了,因为这里有一双需要的眼睛。 地铁中和剧院里演奏的名曲同样动人,其实只需要驻足倾听,就能轻易获得美的享受。朋友,美丽真的无处不在,我们仅仅只需要拥有一颗艺术家般的平静心灵,留心身边,就能获得属于自己的撒哈拉,属于自己的地坛。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是生活”,保尔柯察金说“美是为全人类的解放事业而奋斗终生”,每个人对美的理解不尽相同,然而确定的是,留心身边,就是在前往美的路上写出这篇文章不容易要珍惜我的汗水 !求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