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应纳所得税是每个纳税人关注的焦点,它直接关系到个人的实际收入。在我国,个人应纳所得税的计算主要基于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相结合的方式。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首先,确定纳税人的应纳税所得额。这通常是指纳税人的收入减去相关扣除项目,如基本免税额、专项附加扣除、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等。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 = 总收入 - 扣除费用 - 五险一金等。 其次,根据应纳税所得额,对照个人所得税的累进税率表,确定适用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累进税率分为七级,税率从3%到45%不等。速算扣除数则根据级数不同而有所差异。 以2019年的个人所得税为例,假设某人月收入为10000元,五险一金为2000元,基本免税额为5000元,无其他扣除项,则其应纳税所得额为3000元。根据累进税率表,3000元属于第一级,适用3%的税率,速算扣除数为0。 因此,该人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3000元 × 3% - 0 = 90元。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个人应纳所得税的计算还可能受到各种税收优惠政策的影响,如小微企业的减免税、高新技术企业员工的税收优惠等。 总结来说,个人应纳所得税的计算是一个综合考虑收入、扣除和税率的过程。了解这一计算方法,有助于纳税人更好地规划个人财务,合理避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