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Score™是衡量学术期刊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它由全球知名的学术数据库Scopus计算得出。本文将详细介绍CiteScore™的计算过程。
CiteScore™的计算基础是某期刊在特定年份内发表的文章在随后几年中被引用的次数。简单来说,CiteScore™的计算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 确定引用年份和引用周期。例如,要计算2019年的CiteScore™,需要考虑2016年至2018年间发表的文章在2019年的引用情况。
- 统计引用次数。计算周期内,期刊上发表的所有文章在引用年份被引用的总次数。
- 计算CiteScore™值。将步骤2中的总引用次数除以期刊在计算周期内发表的文章总数,得出的结果即为CiteScore™值。
具体而言,CiteScore™的计算涉及以下几个详细步骤:
- 选择计算周期内的期刊文章。
- 收集这些文章在引用年份的引用数据。
- 排除自引和重复引用。
- 对不同类型的文章(如评论、通讯、研究论文等)进行加权处理。
- 计算CiteScore™值,并四舍五入到一位小数。
CiteScore™作为一个动态更新的指标,每年都会更新一次,以反映期刊的最新影响力。由于其计算方法透明,且涵盖了广泛的学科领域,CiteScore™已成为学术出版界和研究人员评价期刊的重要工具。
总结来说,CiteScore™的计算基于期刊文章在一定时期内的引用情况,通过精确的统计和加权处理,为期刊的影响力评价提供了量化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