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效应指的是什么?最早是由谁提出来的呢?
时间:2024-11-27 11:11:36
答案

古老的陈词滥调“富人致富,穷人致富”,对于那些拥有财富的人来说充满激励,而对于那些没有财富的人们来说,这种威胁甚至是绝望。1960年代后期的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Robert K. Merton)将其称为“马修效应”。他从字面上翻译了圣经寓言中的一句经文,说:“……赐给那些拥有更多,更多的人,而赐给那些拥有很少,更多的人,一切都会被夺走。”

确实,发现自己属于工人阶级的人,即为他人从事工作的人,可以证明白手起家取得成功有多么困难。普通人虽然可能会每年获得生活津贴,但还会收到有关保险和其他支出的自付额更高的通知。默顿还用这节经文强调了他在科学界注意到的一种趋势。对知名研究人员来说工作似乎更容易得到他人的认可,相比之下,从事类似工作的其他人则为他们的努力获得很少甚至没有荣誉。

根据这个定义,马太效应在当今社会似乎很普遍。不仅在科学方面具有相关性,而且在收入不平等,社会阶层,教育,住房,医疗保健,娱乐等领域展现得十分生动。2019年1月,《时代 》杂志表示,最富有的1%(约40人)吸收了2017年创造的财富的82%。再加上2018年的《世界不平等报告》,该报告显示最富有的1%的财富是最贫穷的50%的人的两倍,不平等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这似乎可以引申为一个结论,在生活中认识的人比完成的事更重要。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对于人们更重要的是,只有当每个人都学会了感到幸福的诚实时,才意识到“致富”不仅仅在于金钱,名望和认可,也可以理解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以微小的方式为当今生活的平等和不平等做出贡献。

推荐
© 2024 答答问 m.dada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