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神话》是一部都市群像剧,不同于男导演视角下刻板形象,这部电影由女导演拍摄,女性形象鲜活又迷人。电影以上海为背景,讲述三个个性迥异的女人:单身精英李小姐,风情万种格洛瑞亚,精致女性蓓蓓,因为一名上海男人老白,产生了千丝万缕的纠葛。三个女人都喜欢老白,但都不想尘埃落定。她们内心性与爱的冲突,安全与漂泊的矛盾,因为一次浪漫关系,碰撞出耐人寻味的火花。1李小姐:爱情边缘的玩家李小姐是一名单亲妈妈,前夫是英国人,离异后独自带着女儿,寄居在母亲家里。她有着体面的工作、不错的收入。但困于鸡毛蒜皮、生活琐事,青春时代对爱情的憧憬渴望,被生活磨得无比现实。 光鲜亮丽的外表下,她满心愁着房子孩子票子。男人,曾是她生活的唯一,如今成了调味剂。老白,是李小姐邂逅的其中一名男人,两人一同看完话剧后,眼神传递着心照不宣的暧昧暗示。老白遮遮掩掩:走走吧。李小姐大大方方提议:去你家!于是,两人发生了亲密关系。 老白是一名离异的美术老师,生活态度随波逐流。生平愿望除了办画展满足虚荣心,就是寻找第二春。春宵一夜之后,他以为自己找到了爱情,欢喜地做起“爱心早餐”。谁料,李小姐根本不打算继续这段关系,早已偷偷摸摸穿好衣服,趁老白不注意溜走。那小心翼翼的神态,像极了“偷腥”的男人。只享受爱情的愉悦,不承担爱情的责任,很多人以为这只会发生在男性身上。其实,无论男女都有同样的困局:既想拥有一份浪漫亲密关系的愉悦,又不想承受关系冲突争执的痛楚。心理学中,这被称为“趋避冲突”:我们渴望得到一样东西,同时,我们不愿接受随之而来的另一样东西。就像美酒好喝,喝多贪杯,一趋一避的考量下,难免让人踌躇。李小姐的选择,或许也是大多数人的选择:激情来了,接纳并让一切顺其自然发生;激情走了,权衡利弊做出对自己最有益的决定。看似洒脱不羁,其实分外清醒。老白送给她自己亲手画的画,渴望打动她,她也只是淡然一笑:年轻时肯定会为这幅画动心,但现在已经不会了。中年女人的爱情,不过是恰逢其时的那杯酒,享受完微醺的快乐,酒醒了,还是得独自面对生活。所以,李小姐游走于男人之间,但拒绝和任何一个人发展稳定关系。对她来说,男人就像夜深人静时,对着窗口抽的那根烟。虽然醉人,但香气散尽后,只留下淡淡的叹息。2格洛瑞亚:敢爱敢恨的花蝴蝶格洛瑞亚是老白的学生,虽然隔着一层“师生”关系。但她明目张胆表达对老白的好感,毫不掩饰自己内心的热情。她有着妩媚动人的外形,一口甜美的嗓音,唤着“灵呀灵呀”,直叫人骨头里酥酥麻麻。格洛瑞亚有老公,可失踪了。她对老白说:老公长得很帅,因为从事非法交易被绑架了,绑匪要求2万5千人民币赎金。赎金的数字,成了她与老白春风一度后,为了撇清关系,她购买老白画作时扔出的钱。2万5千元,这就是她心中男人的分量。“有钱有闲、老公失踪”,格洛瑞亚活得惬意自由。她会在一夜情后给男人钱,也会帮老白筹备画展的场地,看起来,她才是两性关系里的强大的一方。但电影立体地呈现出:人并不是有强大的一面,脆弱和强大总是一体两面、如影随形。格洛瑞亚会找老白吐槽,倾诉心中的苦水,渴望得到理解。可当老白真的尝试走近她,她又会戴上“花蝴蝶”的面具,用妩媚来隔离真情。她享受特立独行的生活,但也容易被外界影响心情。当她和蓓蓓同坐一张餐桌时,蓓蓓讽刺她:一个女人,这辈子没有小孩是不完整的。 她回怼:这是骗鬼的,这话我也可以编。一个女人这辈子没有为自己活过,是不完整的。 格洛瑞亚就像一个包装精致的礼物盒,用身体强行闯入男人的世界,但绝不把心灵交给对方。她可以让男人看到她有多精致、多独特,可盒子里到底装着什么,只有她自己知道。对格洛瑞亚来说,人生最重要的不是男人,而是自尊、自信、自爱。她渴望活出自己,即使要为此付出孤独漂泊的代价。 所以,哪怕老公失踪,她也不孤苦无依,而是想爱就爱、想笑就笑。肆意过着自己喜欢的人生,并且为一时的激情冲动给钱买单,大有“我对我的行为负责”的意思。男人无法为她的人生负责,那就自己为自己负责。这笃定的人生观,何尝不是一种新时代独立女性的精彩姿态呢?3蓓蓓:独立意识萌芽的女人 蓓蓓是老白的前妻,她是一个精致的女人,离婚后迷上跳探戈;也是一个念旧情的女人,总是对老白念念不忘。关于两人的离婚原因,电影给出了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真相:蓓蓓说:“我只不过是犯了全世界男人都会犯的错。”婚后出轨,这个总是发生在女人身上的悲剧,也发生在了男人身上。老白听到这话表情很不是滋味,荧幕前的你我却会心一笑。无论男女,都有寂寞、孤独、迷茫的时候,这让成长的过程,必然伴随着错误。可即使亲密关系因此走向破裂,也不意味着关系就此结束。蓓蓓深知自己做错了事,出于内疚,也出于弥补,她没有和老白划清界限,时不时地出现在他的生活里。蓓蓓的男友是北方人,她嫌弃儿子找了个北方女友,说“北方人和南方人合不来。”老白在旁边听到了,愤愤地说:你相好不也是北方人。可见,蓓蓓并非真心爱着男友,可男友让她发现:这世上有着各式各样的关系,婚姻,只是一种关系,它是人生的选修课,而不是必修课。因此,蓓蓓并不打算和老白复婚,尽管看着老白有爱慕者,她内心不安。故意呛李小姐和格洛瑞亚“跟我在一起几十年没人睬,一分开变成抢手货”。可内心深处,她何尝不希望老白获得幸福?前婆婆一心想让他们复婚,蓓蓓却说,老白应该另寻佳缘。拧巴又真实,小气又大气。蓓蓓如同一个多面体,真实地表现出中年女人复杂的心理活动。而她拒绝婚姻、拒绝爱情,又何尝不是一种女性成长的出路。结婚几十年,才知道自己爱的不是眼前这个人,有多少女人,拥有蓓蓓这样及时止损的勇气?与其说,蓓蓓对老白念念不忘,不如说,她通过照顾老白,来安抚过去的自己。看似念旧情,其实正在告别过去。扎入婚姻几十年,如今总算做回自己,蓓蓓渴望摸索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有人说:《爱情神话》中没有爱情,没有神话,只有爱情破碎后的清醒自洽。 我深以为然。 无论是李小姐的理性,格洛瑞亚的洒脱,还是蓓蓓的成长,三种面对感情的态度,其实都与爱情无关。或者说,她们没有把爱情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爱,有则很好,没有也不差。因为我可以爱自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权衡性与爱的关系,过好自己的生活。冷暖自知,惬意自得。中年女人的魅力,或许就在于此:知道生活充满了破碎与挣扎,依然在破碎中勇往直前,势必要突破常规,找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三个女人都有着迟来的叛逆,如同暗火,悄无声息,却燃尽了草原。影片最后,三个女人一起看经典电影《爱情神话》,却看得昏昏欲睡,更加点破了电影的主题:中年人的生活,爱情不再崇高,即使依然渴望爱情,也能在爱情和生活之间四两拨千斤,游刃有余地转换。唯一不变的,是好好爱自己。千军万马挤“婚姻”这个独木桥,大可不必,为一段关系投入再多,都不如在自己身上施加养分。爱自己如同种果树,慢慢蜕变升华,长出独属于自己的形状,最后收获的果实,必然能让生活添色增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