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计算机系统中,外部中断是硬件设备向处理器发起的一种常见通信方式。外部中断的中断向量,是操作系统用来识别和处理这些中断请求的重要机制。 外部中断的中断向量,本质上是一个指向中断服务例程的地址指针。当中断发生时,处理器会根据中断类型,通过中断向量表找到对应的中断向量,进而跳转到相应的中断服务程序执行。 每个外部中断都有一个唯一的中断向量,这使得系统能够对不同的外部事件作出快速且准确的响应。例如,当用户按下键盘上的一个键时,键盘控制器会产生一个中断请求,并将相应的中断向量传递给CPU。CPU通过查询中断向量表,确定该中断对应的中断服务程序,然后执行该程序处理键盘输入。 中断向量表通常位于内存的固定位置,并且是系统启动时由操作系统或固件(如BIOS)负责初始化的。表中包含了一系列的中断向量,每个中断向量都关联着一个特定的中断服务例程。 在现代操作系统中,外部中断的中断向量机制不仅仅局限于硬件设备。它还可以用于软件中断,比如系统调用等。这种灵活的机制为操作系统的扩展性和设备兼容性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总结来说,外部中断的中断向量是计算机系统中处理中断请求的关键技术。它通过将中断类型映射到特定的中断服务程序,确保了系统可以高效、准确地响应各种外部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