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样板”,就是:范本、范例、模式、模板。
而我们所说的“样板戏”是指“文革”那个特定期间,由政治人物江青主导的文艺路线,推出的戏剧作品。
“文革”时期的“样板戏”,一般是指以下八个戏:
现代京剧:
《沙家浜》:讲述了以“阿庆嫂”为代表的洪湖边人民群众,保护新四军伤病员的故事。其中《智斗》一场尤为脍炙人口。
《智取威虎山》:讲述的是剿匪英雄杨子荣为原型的传奇故事。其中《智献联络图》一场堪称经典。
还有《红灯记》、 《海港》、《杜鹃山》、《奇袭白虎团》和
现代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就不一一多作说明了。
样板戏是文革时候产生的一总戏曲,就是通过用京剧的形色创造出像红色娘子军,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革命题材的有教育意义的剧种称为样板戏。
样板戏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有一些被树立为文艺榜样的,以戏剧作品为主,加上少量音乐作品的大中型舞台艺术作品
,也称为“革命样板戏”或“革命样板作品”,俗称“样板戏”。